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资讯 > 

​我见过最毒的亲密关系,它排第一 天天新消息

2023-06-26 12:51:05 来源:海蓝博士

上个月,一名中年女子跳楼自杀,流言蜚语中拼凑出的真相让人看了很难过:

她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年轻时南下打工学了一手美容技术,回来开了一家小小的美容院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她的致命弱点是: 什么错都往自己身上揽,什么事都要自己扛,什么话都要放在心上。

她耳根子软,禁不起家人的缠磨,一被批评“不懂事、不孝顺”,就会将自己的积蓄双手奉上。

丈夫不愿打工,非要自己创业,赔了个精光,就赖在家里好吃懒做,却又偏偏拿捏了她的性子:

动辄用“当初赔钱还不是因为你不懂还瞎指挥!”“我发达的时候,你不说我,你现在又开始嫌弃我,你还是个人吗?”之类的话刺激她。

总之,从小到大,她如同被包裹着保鲜膜,看起来一切都好却几乎窒息。

引发跳楼的只是一件不大的事:她错误地信任了新的供货商,花了几十万买了一批假货。

事情发生后,被影响利益的父母、弟弟、丈夫,轮流质疑和指责她的过失。

“全家人的生活都被你毁了!”

“你为什么这么蠢!”

“你害了我不算,还要害孩子!”

原本就陷入深深懊恼自责的她一下子想不开走上了绝路。

发生这样的事,我们绝对不能说她不够坚强。

假如我们身处那样的环境,就算不走上绝路,但身心伤害也是必不可少。

这种伤害犹如隐匿在琐碎生活中的草蛇灰线,用柔软的舌头、质疑的眼神和冷冰冰的脸色对我们发出多重暴击。

我们都非常关心自己:是不是处在有害环境中,吃的东西是不是有害,然后花大量时间寻找补品。

其实,最有害的环境就是和经常质疑、指责、评判、贬低你的人在一起。

这种痛苦,王敏很有体会:

她的爱人真的是太挑剔了,不管是什么事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挑刺。

在家里,王敏做任何事不敢自己拿主意,她害怕做错决定后被强烈训斥。

她喜欢一套杯垫很久了,可买回来后丈夫就黑了脸,不是讽刺杯垫配色庸俗很不高级,就是说家里地方本来就小,王敏还非要买东西塞满,一点秩序观念也没有。

她很挫败,明明只是一套杯垫啊。

每次,在工作上,她有升职加薪奖励,爱人都是说:“这次运气不错啊!”“是不是别人都得过了,就剩你一个了?”“你都拿奖了啊,含金量不咋滴啊!”

后来,面对任何荣誉,王敏都愧不敢当,她觉得自己太差了。

被上司表扬,她认为自己只是侥幸做好了一件事;

客户认准她,她认为只是对方同情自己。

当她习惯了把自己放在比别人低一等的位置上后,周围人越来越不在乎她的感受。

时间长了,她越来越爱发脾气,她时常感觉内心的愤怒要把自己烧没了。

一次王敏生病,催孩子洗漱睡觉,孩子还在磨磨蹭蹭滚来滚去,她突然爆发:“到底能不能抓紧一点?”

坐在一边玩游戏的丈夫低吼一声:“还不是你天天把他供起来当个祖宗给惯得?”

王敏愤怒,抓起手边的坐垫扔了出去,然后任由反驳的话变成猛兽,把心脏撞得破破烂烂。

而且她一有空就“反思自己”,把“自我归因”应用的炉火纯青。

看到朋友的婚姻琴瑟和鸣,她总是想都是自己能力不够、努力的方向不对,无法把生活经营得越来越轻松。

不论与丈夫吵架还是和父母争执,她总会告诉自己:如果我能做得让他们挑不出错,日子也不会这么委屈。

结果就是她越活越累。

人的一生,最可怕的生活莫过于你的周围都是批评、指责、抱怨、贬低,我们会深深觉得自己不配、不够好、不值得;

最后带来的伤害,远远大于物理环境和食品的影响,更容易种下隐秘但杀伤力巨大的病根。

一位朋友讲过她父母的故事。

在朋友的印象中, 父亲一辈子都没跟母亲好好说过话。

他对待母亲的态度总是居高临下透着一股不耐烦,要么就是挑剔地说着刻薄的话,嫌她饭做晚了、活干慢了、伺候自己不周到了、孩子的事情没打理好了。

每天,父亲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指责,每次,说出的话都很难听。

朋友去年结了婚,婚礼办完,回门宴吃完,母亲拿出早就收拾好的行李,搬出了和父亲同住了三十年的房子,一个人回了老家。

母亲说,孩子已经这么大,不想折腾离婚,但是她真的不想再跟父亲生活在一个屋檐下,“他说的话,我一句都不想听。”

其实在所有的关系中, 情感漠视最伤人。

不论你分享什么,主动方都会以攻击、贬损、指责、侮辱为武器去回应。

看起来TA的确在关注你的一切,但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若有若无的冷漠和距离感,感觉到对方在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希望我们满足TA。

比如,帮过你的朋友觉得自己有了发火、指责和命令的资本; 比如,生你养你的父母认为你的未来可以由他们定义; 比如养家的丈夫理直气壮且无底线地对你提要求。

每个例子的前半句,都是给予、馈赠;可后半句却急转直下。

因为人都健忘,并不知道一次发火和指责就可以让曾经的一切化为乌有。

可能偏偏他们还会觉得对方忘恩负义、不知感恩,委屈难过。

实际上,他们的爱是有潜在台词的——

只有你成绩够突出,才配我给你一口好气;

只有你给家里拿钱,才算尽了责任;

只有你听我的安排,日子才能过下去……

亲爱的,请醒一醒!

真正的爱是没有转折条件的,真正的爱,和颜悦色、柔声细语,尊重他人的意愿。

如果生活是张彩票,那百合应该中了“头奖”。

父母是控制型人格,给她留下了很多伤痛。 草率地进入婚姻,发现对方并不是良人。 从家庭和伴侣身上习得的相处方式延续到了孩子身上,亲子关系岌岌可危。

可以说在四十岁的人生节点,她的家庭修缮工程巨大。

怎么办呢?百合痛定思痛,开始摸索:

第一步,识别和判断。

跳脱出事情的情景,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到底是什么问题。

有一次回娘家,她只是一句话没有回应母亲,母亲就大喊大叫,抱怨养女儿没有用,说着说着,甚至哭了起来。

百合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道歉或大吼回应,而是把身体靠在母亲身上,摸着母亲的肩膀。

她能感觉到,这个动作把母亲身上的硬壳慢慢融化,气氛也没有变得向从前一样剑拔弩张。

关怀对方的同时,百合也没忘记关怀自己。

她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,哦,原来只是情绪失控,并不是我有问题。

第二步,选择离开、回避还是改变。

在用聆听和关怀帮助对方消化关系后,看到对方的内在诉求。

百合听到了母亲的真心话:

原来母亲退休在家后日常只是做饭、做家务,当日常成了习惯,父亲就觉得她一直在家无所事事,格外挑剔。母亲委屈,又不愿意和父亲起正面冲突……

百合很是感慨,一方面感慨“施暴者”也是“受害者”,而另一方面她想到了和女儿的关系,是不是也存在连锁反应、踢猫效应?

面对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关系,我们可以选择离开、回避或者改变。

但要注意,我们改变的只是应对方式,而不是改变这段关系中的另一个人。

离开,代表着对这段关系彻底失去信心,就像割掉发炎的阑尾;

回避,意味着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面对的课题,除了倾听我们别无所给;

改变,代表着我们明白该如何行动,轻声气语、温柔拥抱,让关系出现积极、正向的流动。

第三步,正确地自我表达。

有很多人说,我对你有很多爱,深藏在心底。

但是,听不到、看不到、摸不到、感受不到的爱,等于没有爱。

把它亮出来,用眼神、语气、肢体语言去表达,让对方知道你的关心和在乎,接收到善意和感恩。

与此同时,我们需要深藏的是,对他人的不满、厌烦、批评和指责。

面对母亲的吼叫,百合没有用“从来句式——你从来不会跟我好好说话”升级战火;

也没有用“翻旧账句式——你以前没回应我,我也没生你气”来防御。

学会 共情关系 ,也就避免了攻击性回应,为关系创造了更多可能。

我们身边的任何一段关系,都会出现“有毒”的至暗时刻,就像一株茁壮成长的植物,也会被不知名的小虫咬上一口。

敢于剖析和治疗 ,要像一个医生那样勇于拿起情感的手术刀。

不论“切割”还是“保留”,虽然结果并不会让人百分百满意,但会比什么都不做,或者一味地麻痹、折磨自己要好得多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环球观天下!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

相关新闻